“我们要努力让病人看见健康之希望,重塑人生之未来。”
3月1日,知名校友秦泗河教授为潍坊医学院的同学们举办座谈会,一席肺腑之言触动了年轻的心灵。
2月26日至3月2日,应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名誉院长秦泗河教授的邀请,潍坊医学院学生工作处张立副处长带领来自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和检验学系的学生代表5人赴该院进行以“感知榜样力量”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在为期五天的观摩学习中,同学们跟随秦教授对患者进行问诊,学习诊断的方法和技巧;随秦教授及矫形外科老师们查房,感受秦教授和患者沟通交流的和谐;参观国康医院康复大厅并与众多患者谈心;阅读秦教授从医40年来病人的资料,学习专业知识;参观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激发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青年的豪情;聆听秦教授团队老师们授课,寻找大医精诚的医德精神,追寻榜样的力量。
在众多患者当中,一位来自长沙的病人一进门便开心地说:“我回家了!”一个温暖的“家”字,表达了国康医院在他心目中的份量。据了解,他是一位美术老师,在两岁时罹患小儿麻痹症。二十余年里,他饱受行动不便的折磨。他在这里经手术治疗,终于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了。在前来复查时,他见到医护人员调侃逗乐,如同见到亲人一般。这位开朗的老师说:“是秦教授给我阴翳的生命中带来了阳光,而我也会把这束阳光散播给身边每一个人。”
身为博士后的张力老师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给同学们“开小灶”,分享医学人文的干货,他谈及医德的见解,“医德是医务人员对待病人的一种行为准则,它不仅体现在医生尽心尽力去救治患者,也体现于对患者个人情况的关心与体贴。” 刘玉芳老师和王一岚老师则为同学们讲授秦教授背后的故事。博士臧建成老师抽时间教同学们培养医学人文理念,“在病房门前贴有‘云朵家园’四个大字,正如其言,这里的每一位病人就像是在家中一样放松,踏实。”
国康医院走廊的墙上贴满了医生和患者的照片,文化墙上全是患者的一篇篇感谢信,旁边的架子上挂满了锦旗,都是患者发自肺腑的感激,是对医护人员们最大的肯定。李丹老师介绍说,这就是秦教授身体力行想要打造的“快乐骨科,人文病房”。秦绪磊老师带领同学们为一位独自前来复查的小女生进行治疗,秦老师一边治疗一边详细地向同学们讲解如何拆除外固定器。社会实践队的王肖妍同学把身子深深地俯下身,抱住小女生的肩膀,一直到手术结束。她说:“我努力减轻她的恐惧。她的每一次颤抖、每一次呻吟都揪着我的心,那一刻我感觉我就是她的亲人,原来作为一位医生被患者需要的时候如此幸福。我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和医学的神圣以及作为一名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秦泗河教授和他身边的人用自己的行动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社会实践队队长刘一齐说:“我随秦教授坐诊时注意到,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手腕上还粘有静脉点滴的胶布,原来秦老师感冒了,提前上班挂完点滴,唯恐耽误坐诊。我想给老师倒杯水,他拒绝了,‘我这几十年来,坐诊时从不喝一口水,喝水就会上厕所,会耽误患者的时间,这些省下时间来能看好多病人。’” 五天的交流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不止一次湿润了眼眶。
“知识强身,精神成人”,这是秦教授在赠予同学们的书上写下的一句话。社会实践队的孙云鹤、高学帅和韩嘉旭同学在座谈会上,纷纷表达了要用知识强身,不断学习榜样的力量,做有爱心、有温暖、有情怀,涵养医学人文的医学生的信心。
![]() |
![]() |
![]() |
![]() |